网络信息化、服务智能化是当下我们热衷于讨论的话题,果蔬催化与二者挂钩,看似是不可能的事。而今天通过采访“基于催熟气体控制的果蔬气调多功能车厢”团队负责人——交通学院的乔雅桐学姐,我们的疑惑得到了解答。
乔雅桐学姐说到,通过学习物流专业的冷链知识,结合烟台当地的果蔬现状,使她意识到果蔬保鲜的热点问题,但起初该项目只停留在理论阶段。通过与伙伴的讨论,综合运用了基于催熟气体的远程智能控制技术、多传感器融合技术和其他辅助技术,才有了现在的果蔬气调多功能车厢项目。
通过她的介绍,我们对成立项目的初衷以及项目应用的技术有了初步了解,但我们仍然想对“催熟气体车厢”有更深入的认识。
学姐也解答了我们各方面的疑惑。她介绍到,车厢的操作简单,运用十分方便。车厢催熟通过控制果蔬自身产生的乙烯实现在运输的过程中即可对果蔬进行催熟及保鲜。不仅绿色环保,而且节省了人力,降低了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
除了对项目本身的采访之外,团队的参赛经历,也深深地吸引了我们。
学姐开玩笑地说到,在参加“挑战杯”的过程中,最棒的收获就是自己“累得瘦了”!她又正经地说到,参赛过程并不轻松,因为越深入越能发现自己的不足,为了项目的前进,需要费心费力的去不断发现、解决并修改问题。最难的是这个过程,最大的收获也是这个过程,经历过这些,发现结果真的不那么重要。
谈到比赛经历,学姐深有感触。她动情地说到,比赛过程中遇到的最大困难,就是专业的技术问题。但她感到最幸运的就是团队里小伙伴们的相互支持。独木难支、众人拾柴火焰高,只有大家发挥所长,才能一步步的解决问题,然后把想法变现。
学姐乐观、坚毅的性格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全民创业、万众创新”的口号下,有些企业家对于创新创业持否定态度。认为很多大学生的能力不足,难以把规划落实,只有少数有实力的大学生才可以去创新创业。对于这种态度,学姐也表达了自己的看法,说出了自己的新声。
她说:以前没觉得大学就像象牙塔,后来发现确实如此。也许我们会以为身边所有人都过着三点一线的生活,但会在毕业的时候惊讶的发现每个人之间的巨大差距。但自己想想这四年做了些什么,心里也就清楚了。
学姐想对学弟学妹们说,要早早在大学的美梦中清醒过来,因为大学通往严峻残酷的社会森林。大学生活依然美好,有充足的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前提是有上进心的状态下将它过得美好。想工作的就多实践,想创业的就多接触新鲜事物发散思维,想走学术路的就接触一些项目或者踏踏实实的充实自己的专业知识,总而言之,不要让自己太闲了,忙碌的疲累总好过碌碌无为。
相信学姐和团队成员
会在“挑战杯”省赛中斩获佳绩!
鲁大青年文字图片
鲁大学服采访部赵梦飞褚琪
排版
鲁大学服运营部袁圣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11.html